與病毒賽跑——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科研掃描
在前所未知的新型冠狀病毒襲來之際,全球科學界攜手迎戰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從病原體研究、基因組測序,到藥物試驗、疫苗開發,方方面面的科研工作都在加速推進。這是一場與病毒的“賽跑”。
鎖定疫情元兇
在這場“戰疫”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認清“敵人”。中國科研人員在疫情發生后迅速行動,從患者體內分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測出了它的全基因組序列,并第一時間與世界衛生組織分享。
多國研究人員跟進分析。澳大利亞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1月底宣布,繼中國研究機構之后,該研究所成功從患者身上獲得新型冠狀病毒樣本。意大利衛生部部長羅伯托·斯佩蘭扎2日說,意大利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這意味著有更多機會研究它。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等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啟動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快速審稿流程,連日來刊發中外研究人員撰寫的數十篇論文和觀點文章,分享國際科學界的研究成果。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專家文森特·埃努夫日前表示,世界范圍內已有20多個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測序結果,對比顯示病毒尚未出現太大變異。
尋找有效療法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尚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物,全球科學界正在努力尋找有效療法。
近日廣受關注的一種藥物是瑞德西韋。美國研究人員1月31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論文說,一名患者接受這種仍屬研發階段的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改善。
另一種研究中的療法來自泰國。泰國公共衛生部官網2日說,一名患者接受抗流感病毒藥奧司他韋、抗艾滋病病毒藥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的聯合治療后,48小時內病情轉好,隨后病毒檢測結果為陰性。但醫療團隊強調,這種用藥方案可能不適用于所有患者,有一名接受同樣治療的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因此仍需更多研究。
法國衛生和醫學研究所專家亞茲丹·亞茲丹帕納赫1月31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正研究3種治療方法,第一種是使用洛匹那韋,第二種是將洛匹那韋與干擾素聯合使用,第三種是用瑞德西韋。他說,還有一些可能的治療途徑,如利用單克隆抗體,“但技術還不那么成熟”。
需要更多耐心
科學研究難以一蹴而就,摸索過程往往是曲折前進,相關專家呼吁社會公眾對科研人員有更多理解和耐心。盡管很可能無法趕上病毒的早期擴散,但全球科研機構和制藥公司正以“破紀錄”的速度進行疫苗研發。
專業組織“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已宣布將向三家機構提供總額為1250萬美元的資金,用于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其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哈切特日前表示,希望在16周內把一種疫苗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而一期臨床試驗還需要2至4個月。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教授克里斯托夫·當費爾1月31日說,“如果一切順利”,希望該所研發的疫苗在20個月內上市。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基思·查佩爾對新華社記者說,其研究團隊處于研制相關疫苗的初期階段。全球各實驗室同時展開疫苗研制工作非常重要。他說:“我們要跟病毒賽跑,爭分奪秒為全人類開發出有效的疫苗。”
(據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