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有一個“神秘花園”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葉相成 吳昊
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碧水環繞……4月28日下午,記者走進十堰市茅箭區襄陽路2號一居民樓門口,但見一個美麗的小花園躍然入目,不少居民在這里散步健身。
聽說這里有個污水處理廠,記者來回轉悠,卻沒有看到污水處理廠蹤影。十堰市茅箭區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負責人王傳潤指著這個小花園神秘地介紹說,這里的車站溝污水處理廠深埋在小花園下面,所以你聽不到噪聲,聞不到臭味,看不到污水。
記者了解到,車站溝是十堰市泗河流域馬家河的最大支溝,同時也曾是茅箭區水量最大、污染物濃度最高、情況最為復雜的一條納污溝,全長約3.3公里,周邊常住人口3萬多人,每天約有1.5萬噸污水從這條溝里流走。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發展,車站溝絕大多數溝體被建筑物覆蓋,多屬暗涵,過去曾采取清淤等舉措,水質雖有所改善,但仍污染較重。
為改善車站溝水質,茅箭區通過截污納管、建過路管涵等措施,使清污徹底分流,其中清水接入車站溝水泥河槽,污水通過新修建的1.6公里管道納入市政管網。
對于從車站溝左側來自火車站方向清污難以區分的混流水,茅箭區又建設2公里長的管網,將這股混流水引入車站溝口,并在茅箭區襄陽路2號一居民樓門口新建一個污水處理廠。
在建設設計這個污水處理廠之初,有關人員犯了難,周邊有很多居民樓,距離居民樓這么近建污水處理廠,不會擾民嗎?
經多方調研,茅箭區最終引進匈牙利BFBR立體生態技術,將污水處理設施埋在地下6米深處,其上種植綠植花卉,從而讓整個污水處理站成為一個小型花園。該污水處理廠占地約4700平方米,日處理污水能力達8000噸,出水水質達地表Ⅲ類水標準。
據悉,該污水處理廠是十堰市第一個花園式地下污水處理廠,目前運行狀況良好。